團體可因應活動或課程需要選取以下「主題」,再選取合適的體驗活動「形式」。
場地
由主辦團體或學校提供
時間
可彈性在正規課堂、班主任課、周會、課外活動、義工或公民教育小組、日營、中小學全方位學習日、試後活動日,或服務學習課堂等進行
1. 尊重/同理心/跨代溝通
對長者的需要感同身受,學習與長者相處、表達關懷及非暴力溝通技巧
課程連結:
- 常識科:昔日香港歷史/生活
- 成長課:群性發展
- 生活與社會/綜合人文:人際關係、寰宇一家
- 通識: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: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
- 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(HMSC):人生不同階段的個人發展
- OLE:社會服務(探訪義工服務培訓)

2. 設計長者服務/活動
從長者角度出發評估需要,學習服務設計技巧,藉此回饋社會
課程連結:
- 生活與社會/綜合人文:人際關係,寰宇一家
- 通識: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: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
- 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(HMSC):社群與社會關懷的延伸學習
- OLE:社會服務(長者活動義工服務培訓

3. 生涯規劃/生命教育
感受年華老去,反思珍視的價值觀,為人生訂下有意義的目標
課程連結:
- 常識科:生命變變變-珍惜生命
- 成長課:事業發展/處事態度
- 生活與社會/綜合人文:規劃自我人生
- 通識: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:青少年參與社區事
- HMSC:健康推廣與健康護理服務的延伸學習
- OLE:與工作有關(尤其適合高中生迎接畢業轉變及規劃前路)

4. 長者友善社區
檢視香港及所在社區是否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「長者友善城市」八大原則
課程連結:
- 生活與社會/綜合人文:人際關係、寰宇一家
- 通識:公共衛生-對公共衛生的理解
- HMSC:推廣及維持社區內的健康與社會關懷
- OLE:德育與公民教育

5. 關注長者貧窮
體驗基層長者的經濟壓力及如何有尊嚴地生活,探討人口及退休保障政策
課程連結:
- 生活與社會/綜合人文:人口老化下的香港公共財政
- 通識:今日香港-生活素質
- HMSC:健康與社會關懷時事議題-貧窮、人口老化
- OLE:社會服務、德育與公民教育
